粮食危机:巴基斯坦的小麦困境
												巴基斯坦人的日常饮食中,少不了小麦做成的各类饼子,每次用右手撕下一小块,裹着豆子、鸡蛋等食用,或者沾着奶茶吃。前次友人请吃早餐,就是这样一种小饼,他说这是“bread”。但看上去模样相似的面饼,分为很多种,比如有paratha、Chapati、Naan、roti等等。除了Naan和新疆地区的类似,比其他面饼更大更厚,笔者这个“外地人”基本看不出差别,在品尝时偶尔能感受到软硬、脆、韧度有所不同。

(HUNZA Aliabad小餐厅的饼配豆子和鸡蛋,再加上一杯奶茶,是巴基斯坦最普遍的一种早餐。)
在巴基斯坦,小麦不仅是超2.4亿人口的主要主食,它还为普通公民提供了72%的热量摄入,并且是农村生计的关键命脉。2024年,巴基斯坦小麦产量大幅下降11%。小麦价格也迅速增长,2021年至2024年,城市中的小麦价格从70卢比/公斤上下,涨至400-450卢比/公斤。有数据显示,2025年,巴基斯坦有400万吨小麦结转库存,预计受高温和干旱等因素影响,小麦产量预计在2500-2700万吨之间,而其小麦需求为3000万吨,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将再次面临小麦短缺问题。巴基斯坦没有实行或强制规定作物分区,影响作物选择的关键因素多样,包括农业气候条件、灌溉用水的可获取性、机械化程度、劳动力需求、农事操作的难易程度、作物投入品的可获取性和成本、生产和价格风险以及农产品的适销性等。气候层面,在南亚地区,小麦主要种植在rabi(拉比季),从10月1日开始,到次年3月31日结束。这时期种植的作物生长在冬季相对凉爽、干燥的气候条件下,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少,通常依赖灌溉和冬雨。2023年,一项对南亚国家的模拟研究表明,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一,印度和巴基斯坦受影响最为严重,小麦产量普遍下降16%,这主要是由气温升高导致的。一些曾经的农业用地也不再适合耕种。
印度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生态系统之一,如今正因海水入侵而面临严重退化。海水入侵使得大量海水倒灌进入地下含水层,直接导致浅层地下水盐度急剧升高。巴基斯坦国家海洋学研究所(NIO)的研究显示,印度河三角洲地区近80%的浅层地下水源咸水含量,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升500毫克溶解性总固体的安全限值。随着海水不断向内陆渗透,土壤中的盐分逐渐累积,进而使土壤盐度从原本的4dS/m上升到15dS/m。信德省曾经种植小麦、水稻和蔬菜的沿海农场,如今90%要么被废弃,要么改种耐盐但产量低的作物。比如,塔塔(Thatta)、巴丁(Badin)和苏贾瓦尔(Sujawal)等地,曾以种植优质水稻和小麦而闻名,如今却因土壤盐度增加而变得荒芜。从农民角度看,当他们面临高生产风险或受本地和全球市场动态驱动的市场风险时,通常会改种其他利润更高的蔬菜和经济作物。
巴基斯坦统计局2012年至2022年的农业统计数据显示,小麦种植面积从870万公顷适度增加到890万公顷,增长了3.8%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十年间,水稻、玉米和甘蔗的种植面积分别大幅增长了37%、52%和19%。据世界银行《大宗商品市场展望(2024年10月)》,预计2025年全球小麦价格将进一步下跌约2%。这种情况可能会给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,有可能导致明年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。技术层面,由于联合收割机陈旧过时,收获损失约为10%-20%。这相当于每年损失200万吨小麦,给农民造成1000亿至2000亿卢比的损失,还使进口额增加了15.2亿美元。
收获后的储存损失率为10%-15%,损失量达402万吨,价值13亿美元,同时还浪费了136万公顷的土地和投入。储存不当,加上降雨不足和季风季节的影响,给粮仓带来了更大的破坏。
动物产品消费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牲畜和家禽饲料。因此,在全球范围内,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种植大豆、玉米和油菜籽等饲料原料,这最终会减少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。在2016-2021 年,巴基斯坦的玉米产量从492万吨增加到了890万吨。生物燃料(由玉米、甘蔗、木薯或植物油等农产品制成)是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,尽管目前其生产并不经济,但是如果油价上涨,消费者持续承压。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凸显,将对农业和食品行业造成重大冲击。巴基斯坦传统上是小麦出口国,但由于国内小麦产量减少,造成巴基斯坦对进口小麦的需求不断加大。
2020-2021年至2023-2024年期间,巴基斯坦进口了大量小麦。这是因为2018年至2020年期间,国内小麦产量低于平均水平,且2022年严重洪灾导致库存受损,使得国内小麦供应极为紧张。
而鉴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,巴基斯坦不仅要规划小麦进口,还要根据全球小麦供应形势和价格走势安排好进口时机。
以2022年为例,当年6月中旬,巴基斯坦多省遭遇暴雨,引发严重洪涝灾害,造成信德省、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南部的小麦播种受到影响。与此同时,俄乌战争持续,严重影响世界主要小麦产区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。美国农业部曾预计,随着冲突持续,该地区的小麦出口可能减少700 万吨。其中,乌克兰的小麦出口可能从2400万吨降至2000万吨,俄罗斯的出口可能从3500万吨降至3200万吨。而巴基斯坦近80%的小麦进口依赖于黑海。按照当时的进口价格,该国每吨小麦的进口成本在380至400美元之间,即每进口100万吨小麦,费用在3.8亿至4亿美元之间,进口300万吨小麦的总费用将接近12亿美元。更重要的是,巴政府不仅要为进口安排外汇,之后还得进行补贴,以维持面粉价格的可承受性。
按照当时的汇率,每芒德小麦(含内陆运输成本)的价格约为3000卢比,而全国定价为每芒德2200卢比。300万吨小麦的补贴总额将达到525亿卢比。从巴宪法层面来讲,小麦补贴属于省级事务。旁遮普省或许还能承担这笔费用,但俾路支省或开普省能负担得起吗?近期有报道指出,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AO)报告称,干旱条件致使灌溉用水短缺,影响了播种,这预示着在2024年小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140万吨后,2025年的收成前景不佳。有数据预计,2026年,巴基斯坦小麦将再次出现短缺问题,这将进一步提升对该国外汇的需求,对巴基斯坦的财政压力山大。
With harvest underway, growers fear further drop in wheat priceWheat and woes: Pakistan’s food security crisis is brewing
Punjab Wheat Farmers Can Now Set Their Own Prices After Latest PolicyMajor relief announced for wheat farmers‘Insecure’ wheat growers switching to other cash crops
Wheat — an end to federal crutches
Agriculture: The slow death of the Indus Delta
Pakistan’s wheat yield may decline 16pc due to climate change
Maintaining wheat supply
The brewing wheat crisis
Agriculture: Correcting the wheat market
Tone-deaf policies and changing cropping patterns
Major Crops in Pakistan
FAO in Pakistan
Wheat’s tricky procurement
Explainer: Understanding the wheat ‘crisis’ in Pakistan